高层洗牌
业内人士认为,学历事件只是Third Point与雅虎董事会委托书之争的一个筹码。据悉,汤普森走马上任不到3个月,就面临来自Third Point发动的代理权之争。Third Point要求拿下雅虎4席董事,包括其CEO洛布。但洛布的提议遭到雅虎拒绝。雅虎方面只同意增加Third Point提名中的一个。
此番汤普森的离职标志着Third Point最终成为争斗的赢家。5月13日,雅虎董事会表示,董事会已经和Third Point就代理人争端达成和解,将提名其提出的四位候选人中的三人进入雅虎董事会。
从杨致远到巴茨再到汤普森,每一位CEO都希望雅虎能专注于某一项业务,但收效甚微。比如,杨致远在任时就表示过雅虎要朝开放平台公司转型;而后来接任的巴茨却更注重产品内容;汤普森走马上任后,则采取了裁员重组策略,此轮裁员从其总部的1.4万个职位中共削减了2000个职位,旨在每年节省3.75亿美元成本。虽然这项措施给雅虎带来了暂时的起色,但并没有解决雅虎真正的问题。
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发布的4月份统计数据显示,雅虎的美国搜索市场份额从去年9月的15.5%下降到13.5%,整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衰落缘由
雅虎5年内已换4名行政总裁,近年业务又未收复失地,加上汤普森的丑闻,难免令投资者担忧其前景。有分析指雅虎正处身危险境地,管理层洗牌或是条意想不到的出路。
雅虎衰落的主要原因:
第一,决策犹豫不决,错失发展良机。
在2000年1月7日,雅虎股票每股达到237.5美元的历史最高点,市值达到1100亿美元。这也成了雅虎的转折点,此后雅虎曾有多次有继续发展的良机,如收购老牌传统媒体、并购微软、收购网站拍卖领头羊eBay等,但由于雅虎高层在决策时犹豫不决,误判形势,加之高层间的明争暗斗,使得这些收购或并购夭折,从而导致雅虎在激烈的互联网业竞争中一再错失良机。
第二,缺少创新视野,错失社交网络机遇。
在雅虎遭遇竞争对手谷歌迅速崛起、利润不断下滑、大规模裁员、高管相继离职、与微软并购失败等多重挫折之时,巴茨接替杨致远出任雅虎CEO,以期扭转公司困境。巴茨上任后,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她卖掉了一大堆雅虎过去收购的企业,关闭了一批网站,停止了若干项网络服务,强力推行雅虎的瘦身计划,将精力集中在内容上。
但业内人士认为,雅虎的问题不仅是管理上的失败,而是从专业性网站向以新媒体网站转型的失败,换句话说,是创新视野上失败。巴茨忽视了新兴社交网络工具、视频服务和移动应用软件。雅虎曾经及时抓住了消费者从纸上阅读向网上阅读转变的机遇,使雅虎成为全球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但几年后,雅虎却没有抓住网民和广告商日渐喜好移动终端与社交网络的新潮流。
恰恰相反,新一代互联网公司谷歌和脸谱则很好地满足了大众获取信息兼顾娱乐的需求。它们不仅生产内容,还通过提供移动网络、社交网络等服务吸引消费者和广告商。判断失误导致雅虎和竞争对手拉开了距离,这个距离还越来越远。雅虎的流量已停止增长,而谷歌和脸谱却继续在快速增加,人们浏览脸谱的时间是浏览雅虎的两倍。
路在何方
前雅虎美国主管罗斯·莱文索恩现在走马上任,成为雅虎近五年来的第六位CEO。对于雅虎而言,如今的CEO职位已经是一个极具风险性的职位。莱文索恩能使雅虎重新振作起来么?
现在,雅虎终于由一名懂得雅虎真正业务的高管执掌了。雅虎的业务不在技术,也不是传统的媒体,而是数字媒体。雅虎数字媒体每月用户有7亿,尽管不如谷歌的搜索业务,但它有其他优势,例如可以为全球近十亿人提供信息、娱乐、并影响着他们。雅虎在数字媒体业务拥有特别强大的地位,它既是内容创造者又是内容分发者。与所有优秀的数字媒体公司一样,雅虎的产品融合了技术和媒体。
在莱文索恩掌权之后,雅虎终于可以回归自己的正道,停止尝试成为别的什么公司。未来的雅虎是生还是死?就在于莱文索恩和他的团队。
相关文章